发布时间:2024-04-16 11:35:59    次浏览
河大卫特别策划“2023年度文化盘点”,从文化角度唤醒广大网友的年度回忆,接下来跟河大卫一起盘点一下2023年度的文旅出圈热点吧!
“出圈”一词成为近年来旅游业的高频词,尤其在今年,“文旅局长花式代言”“淄博烧烤”“泼水节”等文旅热点持续出圈。元旦假期不知道去哪?那就看看今年这些热门文旅热点吧!
今年2月以来,互联网上刮起文旅局长短视频变装代言“旋风”,全国不少文旅局长加入变装的行列,涌现出四川省甘孜州文旅局局长刘洪、甘孜州道孚县文旅局局长降泽多吉、湖北省随州市文旅局局长解伟等多位网红局长。
在这背后蕴含的是旅游营销的新型探索。在这场探索中,多位局长火热出圈,并且真实的带动了当地旅游,多个旅游局长“出圈”的相关地方旅游搜索热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可以说营销效果良好。
@辽宁大鹏888:发展旅游不仅仅是文旅局长的事儿,而是要整个城市的良好人文环境,从潍坊的成功就可以看出来。
“进淄赶烤”霸占美食线月,“淄博烧烤”开始抢占各平台热搜和热榜, “进淄赶烤”成为大众心心念念的拔草项目。随后而来的五一小长假,淄博延续了 “烧烤一串难求”的高热度,成为五一假期最具话题度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从英国、法国、非洲抖音经常看到不少人不惜搭国际“飞的”穿越大半个世界来淄博撸串,“淄博烧烤”微信指数连续10天超过100万量级。 “别问车票多少钱,就问青春有几何”也成了当代大学生奔赴淄博“烤场”响亮的口号。
凭借“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走红的淄博,可谓是上半年当之无愧的顶流旅游城市。
@不知名网友: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感受烟火气息,淄博烧烤吃起来!
3月25日,贵州台江县“村BA”总决赛开始,3天4场比赛全网浏览量突破10亿人次。贵州榕江县“村超”自今年5月开赛以来逐渐火热“出圈”,全网浏览量超300亿次。在体育明星的参与和推广下,以“村超”“村BA”为代表的“村赛”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现象级的体育赛事和社会话题。
“五一”假日期间,全国各地游客涌入贵州,再现爆棚现象。 来自景区提供的数据显示,仅5月1日,贵阳市花溪青岩古镇景区接待游客6.09万人次,黔南州荔波樟江景区接待游客6.07万人次,安顺市黄果树景区接待游客4.80万人次,黔东南州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接待游客4.63万人次……贵州旅游“万人看”“万人游”“万人行”,文旅市场加速复苏繁华再现。
在暑运启动后,贵州旅游中转站贵阳“三大站”客运站日均发送旅客超12万人次,机场日均旅客6.55万人次,多次创年度单日旅客吞吐量新高。“到贵州避暑”多次登上热搜。
30小时往返1300公里游6个景点、33小时速游北京一天8个景点、“青春没有售价,硬座直达”2天1夜玩转新疆……一天下来运动步数破三万是基本操作,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旅行结束的工作日还可以继续回到原本的生活上班上学。“特种兵式旅游”主打的就是“极限挑战”,为了节省花费,很多人选择在火车上,甚至车站里度过夜晚,既节约时间又省了一笔住店费用。
出现这样的旅游形式,既有空余时间不够多,也有钱包不够鼓的原因。但是,这也并不是简单的穷游,年轻人尽管节省,但是也在积极地体验各式美食美景,只能说是年轻人在追求经济最大化的同时,享受旅游的狂欢。
不知名网友:过去是穷游,现在是“特种兵”式旅游。非常好,说走就走,因外面的世界太精彩。省钱又省时间,虽累但快乐。
社交平台上有词条显示,City walk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可解释为城市漫步,“指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随意漫步,路上遇到绿灯就直行,遇到红灯就拐弯,路口不知往哪走就随机猜拳,主打一个
据某社交平台City walk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该平台City walk的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超30倍。从City walker年龄段分布情况来看,24岁至28岁人群占比最多,达28%;其次为19岁至23岁,达22%。由此可见,95后比00后、上班族比学生党更热衷于City walk。
,简单来说就是骑车“轧马路”,区别于专业骑行,“City Ride”没有门槛,不拼装备,依旧主打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共享城市City系漫游的悠哉。
“一人游京城路线”“私藏小众胡同骑行路线”“夏日晚风氛围感路线”“三伏天避暑路线万步路线”……社交平台上,新老City walker晒出的City walk方式和路线五花八门,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锁一座城市的不同面。不过,与高强度、快节奏的“特种兵式旅游”不同的是,被译为“城市漫步”的City walk,
不知名网友:生活不是为了赶路,而是为了感受路。放慢脚步,在寻常的城市里探索不寻常。
不知名网友:了解一座城市最快的方式一定是City walk,同时也是在和城市对话。
不知名网友:不要设定目的地,不要赶时间,我们就抱着探路的心情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不知名网友:忽略掉炎热和人潮,与城市的对话不一定是滔滔不绝,可以是记录的琐事,随遇而行是City walk的意义。
8月,天津靠着大爷跳水短视频风靡中文互联网,大爷跳水的主战场——狮子林桥及其所属的意式风情区,被看热闹的人堵了个水泄不通。各路网红迅速嗅到大爷跳水的流量红利,纷纷涌入天津分一杯羹。网红效应又带动了媒体关注,大爷跳水登上各大媒体头条,正式成为堪比“淄博烧烤”的文旅传播事件。
据新华社快看报道,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受狮子林桥带动,8月最后两周,天津意大利风情街打卡环比增长51.8%,天津之眼打卡环比增长22.9%。周边酒店旅游订单增长16.3%,美食订单增长13.3%。得益于“大爷跳水”热,来天津旅游的人也变多了。据天津北方网报道,暑期天津游订单比2022年激增320%。
@不知名网友:其他景点都是静态的,每个城市都有相似的,但能说相声的大爷跳水,天津是独一份。
4月,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来了。云南德宏、西双版纳等地,化身热闹的水场,东方狂欢节吸引万千人群的聚集。据文旅头条报道,2023年泼水节期间,西双版纳共接待游客200.21万人次,同比增长310.35%;旅游总收入21.16亿元,同比增长291.13%。旅游业复苏让更多的人流动起来,购物、买房、旅游,激发了潜在的经济活力。
无独有偶,七月张家界万福温泉泼水节火热出圈,据新媒体平台数据显示,以《抖音》平台数据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总计发布短视频1089条,总曝光量6500万余人次。
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跨城观演的风靡,实现了交通、食宿、文旅的联动消费,
美团数据显示,演唱会期间,鸟巢周边5公里的住宿预订量上涨2400%;草莓音乐节期间,举办地延庆世园公园周边的酒店预订量比2019年增长18倍;无限音乐节期间,举办地北京温榆河公园周边酒店预订量比2019年增长16倍。
不知名网友:所有的情绪都能在现场被释放出来,随着歌曲一起笑,一起哭,是属于她与她的偶像的故事。
不知名网友:来过、听过、看过、感受过,亲眼所见亲身体验,这种感觉让人很满足。
6月15日,杭州亚运会倒计时100天之际, 由河南卫视负责制作的杭州亚运会形象宣传片《弄潮》发布,通过镜头向亚洲和世界展现了亚运会举办城市——杭州以及五大协办城市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运动之美与数字之美。
8月份,杭州亚组委召开了三场专题策划会,亚组委相关领导和各路专家展开“头脑风暴”,积极建言献策,以深入谋划一批富有传播力、穿透力的杭州亚运会宣传推广和文化活动,持续造浓全民参与、共享亚运社会氛围。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8天杭州市消费总金额为237.53亿元,共接待游客1300.87万人次。据去哪儿和途家统计,亚运期间,杭州整体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8倍,环比一个月前增长超5倍。随着“亚运经济”渐热,杭州旅游消费溢出效应明显,带动周边地区旅游消费增长——亚运会期间,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酒店提前预订量同比2019年均增长5倍以上,其中绍兴增长最高,达7.2倍,温州次之增长6.4倍。
@不知名网友:杭州亚运会的举办,不仅展示了杭州的城市魅力,更是对中国体育的一次挑战和机遇。
@不知名网友:当亚运赛事遇上之江山水,人们从精致、典雅的诗画江南里,看见一个不一样的亚运盛会。
@不知名网友:心心念念等到了杭州亚运会开幕式,表演精彩绝伦,让人感受到了国泰民安,令人心潮澎湃。
影视、综艺成为旅行“种草机”,大意是广大网友在电视、综艺、电影、短视频内看到的一些场景,给他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从而引发了广大网友到拍摄场地旅游的欲望。
如 河大卫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带动了地方文旅发展, 放大“网红城市”的文旅效应,让文化大省的文化味为更多人所知。众多节目拍摄地,如开封清明上河园、洛阳应天门和老君山、焦作云台山等,随着节目播出在网络上也收获了一热度。 亮眼的成绩单更印证了文化节目的杠杆效应。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8480.1万人次,旅游收入587.6亿元。 接待游客人次为去年同期的2 12.2%,旅游收入为去年同期的306.4%。
再比如热播剧《狂飙》带火了“京海市”,“狂飙”的演技,“狂飙”的热度,“狂飙”的江门……凭借电视剧热度和张颂文等演员的实力派演技,江门这座碉楼林立的中国侨都迎来高光时刻。大量熟悉的江门场景——长堤历史文化街区的墟顶老街、水埠头等历史街区多次出现,不少游客跟着电视剧打卡江门的历史街区。
@邓六:我是被河大卫“骗”来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里面的河南景色太美啦!
“数万张门票45秒就空”“未来7天全部约满”“地接已沦为抢票机器”“根本约不上,疯狂刷”“掐着点约,也秒没”……
今年暑期,河南、北京、上海、陕西、四川、江苏等地的博物馆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在内的多个博物馆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不知名网友:来到博物馆,好看,好玩,还好吃,文物丰富,环境好,不仅可以学习到历史知识,还可以跟小伙伴交流分享。
不知名网友:在博物馆里,时空就像被剧烈压缩了,花上一天时间就能走完上千年的历史,令人震撼。看着展品,我总忍不住想象古人是如何使用它们的。
在上班和上进之间,这届年轻人选择了上香。据悉今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从2月起,预订寺庙相关景区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50%。
为何寺庙旅游会突然走红?根据调研数据显示,56.5%的受访者表示上香是心灵减压的方式,情绪需要出口。过半的人表示,上香是个人意愿,应予以尊重。38.8%的人明确表示,上香不等于逃避现实。其次就是社交媒体平台及时把握当下流行因素,开始向年轻人推送“雍和宫”“鸡鸣寺”“白马寺”等新型打卡地。一方面,宁静的古刹,环境优美,远离喧闹,和繁华热闹的市中心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寺庙大多依山傍水,在拜佛的同时还可以一次性完成爬山、玩水、赏花等多个项目。另一方面,寺庙的红墙黄瓦本身就具备观赏性,出片率高,在社交平台上自成一道优美风景线。这样看来, 寺庙旅游走红就不足为奇了。
@jyljyxjjj :中国著名作家余华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年轻人上香也是一种上进,说明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抱有期待
从2月22号开始,与熊猫相关的话题以每天两次的频率登上网络热搜。3月3日“熊猫和花”登上微博热搜第一,花花凭借外表可爱、行动呆萌这两大特点,“花花被夺笋”“花花,果赖”等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逐渐将其推上顶流的宝座。随着国宝大熊猫在网络上的热度不断攀升,全国各地也迎来了一波熊猫打卡热。
大数据显示,3月1-12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门票销量同比去年增幅达9倍,位列四川省内景区门票销量第一。除了熊猫本体,“熊猫”二字也成为近期的流量密码。3月以来,OTA平台上与熊猫相关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2倍。3月以来,飞往成都的机票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