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4 11:39:02    次浏览
本批次拟定新增22家,其数量超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历史上的任何一批。下图为各批次国家级度假区的确定年份以及公布数量:
参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评定规则,分析本次新增数量与历史的对比情况,笔者认为,之所以本批次新增数量创纪录,一方面可能跟2023年新增数量太少有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度假地和地方政府有意在休闲度假领域寻求突破,希望有一顶国家级的帽子,去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市场影响。
原有的63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中,一线城市范围内的度假区,只有上海2家、深圳1家,分别为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含迪士尼片区)以及深圳东部华侨城。北京为零。
这次的名单中,“北京密云古北水镇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赫然在列,洗刷了北京作为首都没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历史。这个“从无到有”,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行业管理部门以及市场对北京休闲需求和产品品质的认可,也是北方核心城市的休闲市场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标志。
除北京外,本次也有内蒙、辽宁、山西、宁夏四省的度假区现身,这些地区均是首次出现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名录里。
此前已有的63家国意昂2娱乐家级旅游度假区中,明显呈现出东部主体的地区分布特点,东部各省占到30家,逼近50%;西南部15家,中部12家,其他区域所剩无几。
这个现象一定程度上说明,休闲度假产业发展至今,除东部以外的其他地区也已经出现一批符合标准的产品,并已取得一定的经营效益。
宁夏沙坡头(中卫大漠黄河(沙坡头)旅游度假区)也在这次的名单之列,严格的说,这标志着2个变化:一是宁夏有了第一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西北部的国家级度假区好不容易多了一家;二是网红打卡地有了一顶国家级的大帽子。
第一点,说明宁夏的休闲、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规模上了新台阶;第二点,则可以看成新兴市场力量与行业主管部门行政认可在一定程度上的统一。
一是再次出现主题公园型的文化旅游度假区。在东部华侨城作为主题公园型名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后,本批次再现一家同类型度假区,那就是长沙铜官窑文化旅游度假区。
原有的63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山地型旅游度假区有25家,河湖型度假区约有19家。本次的22家中,山地型旅游度假区约有7家,河湖型约有6家,两个类型总占比达到本次拟定总数量的50%。
评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旅游领域(严格地说,是休闲度假领域)的大事,今年的这件大事更是意义非凡。
无论是4大变化,还是2个延续,都在向我们预示,休闲度假产业正在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让我们共同期待!